新闻中心

观察 互联bob真人网医院下半场走向何方?

2023-03-15 19:33:3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bob真人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政府工作建议。与此同时,“探索‘互联网+大健康’产业模式”和“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等医疗信息化建设提议仍是代表提案中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伴随着政策引导、法律法规完善、互联网和医疗健康行业企业的共同推动与建设,消费者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诊疗购药和健康咨询服务的意识和需求提升,中国互联网医疗的生态场景不断丰富,行业布局日渐完善。作为“医疗”“医药”“医保”在线上的“三医联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实体医疗机构设立的互联网医院也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医药企业及各互联网平台同步强化了对线上渠道的投入及关注,也促进了医疗机构和医生对线上诊疗服务的重视和供给。本文将从行业发展、政策分析以及机遇与挑战等方面解构互联网医院的现状与未来。

  自2014年互联网医疗元年起,以地方政府或地方性大医院主导、为推动区域内的分级诊疗的云医院诞生,同时互联网医疗厂商依托线下实体医院,建立的面向全国的互联网医院相继出现,经过多年发展,互联网医院在国家监管下蓬勃发展,随着《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及《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等相继出台,互联网医院进入高质量快速发展新阶段。

  互联网医院帮助患者实现足不出户复诊续方。2020年,受疫情影响线下医院就医困难,互联网医院为长期用药患者提供就医用药保障,同时国家针对慢性病及特殊情况开放长处方,并于2021年出台《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将慢性病长处方延长至12周,为慢病线上复诊购药提供政策支持。

  互联网医院主要活跃医生由平台自有医生向注册医生转化。随着平台完善医生端应用,提高平台合规程度,地方卫健委提供多点执业备案政策保障,互联网医院对线下医生吸引力提高。伴随药企合作、互联网医疗厂商多渠道度宣传,bob真人医生对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有了新的了解,熟医患模式逐渐成为多家互联网医院重点发展模式。患者于线下就医时可扫描互联网医院医生端医生个人二维码,实现互联网医院平台注册的同时,完成与线下就医医生的绑定关系。医生通过将线下患者引流到平台,大幅增加了互联网医院用户数量,方便医患沟通,为患者按时复诊续方提供便利。

  平台为吸引更多用户,不断创新互联网医院模式。医生端而言,医生线上诊疗收入可在一定范围内自定义;平台鼓励医生与患者互动,医生参与患者教育等线上活动可获得一定收入;同时部分平台将医生活跃度在线时长等与自然流量分诊几率挂钩。平台吸引高水平医生入驻,保证医生在线下繁忙工作之余,尽可能多参与线上诊疗活动,为平台吸引更多患者端用户、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患者端而言,患者可对线下已确诊过疾病进行线上复诊,方便患者实现及时医患沟通,同时平台通过直播、患教课堂等形式,加强慢性病患者教育,提高医从性,为患者健康护航。

  2017年至今,互联网医疗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发布,行业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相关政策涵盖诊疗、医药、医保等多个分类。政策倾向由宽松至严格,疫情期间针对慢病长处方政策放开,但近两年逐步呈细化严格趋势。目前,政策执行及监管多由省级卫健及药监部门承接,各地重视“互联网+”产业发展,鼓励支持行业成长,相关监管于现阶段较宽松,但《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中明确针对互联网医疗医药不合规行为的惩罚条款也表明未来监管必将趋于严格。

  响应国家政策,各平台合规基础建设日渐完善。经调研多家互联网医院发现,平台基于政策要求,从流程设置、系统控制、供应链管理等多方入手,提高平台基础建设水平。患者注册维度,多平台均调用三方信息确认问诊患者身份,对医保场景下问诊处方患者不仅确认其身份信息,同时确认其线下就诊购药明细。医生注册维度,平台收集医生身份证、执业证等证件,并于医院注册地卫健委进行多点执业备案,同时于卫健委查询医生执业信息,多渠道度确认医生身份。处方审方维度,平台多利用系统控制,设置患者对同一通用名药品续方上限,部分平台同时设置一定期间内续方上限。

  互联网医院诊疗处方合规风险由医生平台共同分担,多平台提供患者历史就诊信息收集渠道,但患者是否于线下确诊过相同疾病的确认过程多由医生承担。国家明确禁止AI处方后,各互联网医院积极响应,对互联网医院诊疗环节的自动化应用进行调整。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相继颁布,各政策明确了医疗机构、人员、业务、质量安全等监管要求,为规范互联网诊疗活动,加强互联网诊疗监管体系建设,防范化解互联网诊疗安全风险,bob真人保障医疗服务安全和质量提供支持。《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于2022年12月正式执行,管理办法对药品网络销售相关主体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规范要求,网售处方药将面临监管机关的常态化、全方位监测,不仅对各主体、各流程的监管规定予以了细化,同时,对各级监管主体的监管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划分与明确,同时管理办法中涵盖针对性处罚条款,在法律责任一章对各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责任进行了强化,罚款数额也整体提高。

  在政策完善、疫情推动、多方积极参与的局面下,互联网医院行业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人均卫生资源相对发达国家短缺,配置存在不合理,医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情况。同时互联网慢病管理作为互联网医疗发展较早的垂直领域之一,由于中国慢病人群众数量大,互联网医院也获得了较大的户基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3亿,较2021年12月增长6466万,占网民整体的34.0%,互联网就医需求不断增长。

  互联网医院建设自2020年起也呈加速发展态势,2022年,我国已成立互联网医院超过1700家,互联网医疗潜在市场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 健康界《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人民日报

  ►部分平台开启与药企合作项目,合作不仅缩短药品供应链,同时将互联网医院及药企线下推广优势相结合,实现共同发展。

  ►同时平台展开与药企、保险公司等多方合作,开启创新支付探索,解决行业发展瓶颈期中医疗保险仅针对线下诊疗主体、线上诊疗用户医保之外的自费部分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保险机构参与降低了平台获客难度。

  ►平台纷纷涉足慢病管理领域,开发慢病管理智能患者画像推荐引擎,实现批量、精准的自动化患者教育及随访管理,为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提供新选择。

  ►平台积极加大与医护人员、基层医疗机构宣传工作,与一线医疗工作者合作,以便利患者为出发点,推广平台业务。bob真人

  互联网医院通过多方合作,逐步完善全链条业务设计,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通过强化三医联动,探索数字技术赋能的高价值医疗健康服务场景,成为我国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健康保障水平的重要实验窗口。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